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硩青 (硩生)

「硩青」(ta44-tsiang44/ㄉㄚ-ㄑㄧㄤ),也有鄉親寫成「硩生」。意義是在供品上插綠色的枝葉,祈求神明降福,並且讓家道生生不息。「硩」的意思是壓,馬祖方言中的「青」字可以指黑色、深綠色、深藍色而言,但此地是做深綠色的解釋。敬神者在供品上插花朵,插綠葉的動作即謂之。原始「硩青」所用的樹葉,應該都是隨手可得的葉子。榕樹是閩東常見的樹種,民眾容易取得,這就是多見以榕樹葉來「硩青」的道理。在馬祖,「硩青」所用的葉子,除榕葉以外尚有竹葉,甚至有人用松樹針葉,這些樹葉的特質是終年常綠的,而且外形如武器的針、劍。故以它們做萬年長青、驅邪平魔的象徵,是極其恰當的。 冬至搓丸祭品的擺盤中,將野菊花插在橘子上也是一種「硩青」。國軍進駐前的馬祖樹木極少,滿山遍野都是芒草。植栽尚未長成,就已被居民割鋤做燃柴,而野生的花朵當然有,但大多數無法應年節之景。只有野菊花,在霜秋之際為馬祖的大地帶來金黃。所以冬至「搓丸」時,當地的媽媽們會摘野菊花,插在托盤裡的供品上以祭祖禮神。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資料來源
    陳高志(2016)。硩青。馬祖日報(10月14日)。2019年2月13日,取自https://voiceofmatsu.com/%E7%A1%A9%E9%9D%92/
  • 舉行時間
    國曆12月21日-22日(冬至)
  • 辦理週期
    每年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