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冬至 (冬節)

冬至是寒暑交替的轉捩點,常被用來作為推算曆法中節氣的依據。在中國,人們從冬至開始數九,以九天為一九,九九八十一天,寒冬就會過去,稱為九九數盡。福州地方也發展出俗諺:「冬節在月頭(指農曆十一月初),棉被蓋舖頭;冬節在月中,沒雪也沒霜;冬節在月尾,棉被蓋腳尾。」來關於冬至來判別氣象變化。在馬祖有句俗話說「冬至如大年」,指的是冬至似新年,在冷冬燭光中圍聚搓丸,象徵將添新歲,也預告年的腳步不遠了。 冬至在福州一帶稱作「冬節」,地方節俗也對冬節甚為重視。馬祖人在冬至前晚,全家合聚在祖先牌位前,燃香焚燭,一起「搓丸」,象徵團圓之意。清代施鴻保《閩雜記》中說「今福州俗於冬至前一夜,堂設長几,燃香燭,男女圍作粉團,謂之『搓圓』。旦以供神祀祖,並饋送親友,彼此往來,交錯於道。」 冬至早晨,要先祭神,祭品的擺放有規矩,需將前一夜的搓丸,連同插上野菊的橘子、紅燭和大蒜(方言音近孫子)一起擺放在竹編的大盤子中,象徵喜事與添孫之意。祭神後,再將湯圓煮熟後,祭拜祖先。最後取丸子(紅白色各取三顆)貼在門框上,才算完成了冬至的節禮。明代萬曆《福州府志》:「粉米為圓,祀先,又黏門楹間,取其圓以達陽氣,民間不相賀。」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資料來源
    邱新福、賀廣義(主纂)(2014)。歲時節俗(人民志) 。載於李仕德、林金炎、劉家國(編),連江縣志。2019年2月13日,取自網頁版http://gov.matsu.idv.tw/lienchiang/people.html;陳高志(2017)。馬祖「冬節」儀式、童謠〈搓丸歌〉補遺。攀講馬祖(1月12日)。2019年2月13日,取自https://voiceofmatsu.com/%E9%A6%AC%E7%A5%96%E3%80%8C%E5%86%AC%E7%AF%80%E3%80%8D%E5%84%80%E5%BC%8F%E3%80%81%E7%AB%A5%E8%AC%A0%E3%80%88%E6%90%93%E4%B8%B8%E6%AD%8C%E3%80%89%E8%A3%9C%E9%81%BA/;馬祖日報社(編)(2013)。冬至/ 馬祖傳統節俗 搓丸、團圓、祭拜。馬祖日報(12月22日)。2019年2月13日,取自http://www.matsu-news.gov.tw/2010web/forum_info_101.php?UID=938&cat=8
  • 舉行時間
    國曆12月21日-22日(冬至)
  • 辦理週期
    每年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