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此張照片拍攝於會社尾(今臺北市萬華區糖廍里)。在福音中心信愛之家的大門旁,一名身穿格紋襯衫、短褲的女童,手抱著一盒乾燥奶粉,她的家人正在一旁領取麵粉,女童在側等待著家人領取物資。在建築物內有一大紙箱,裡頭是麵粉。通常為加速發放物資速度,協助發放救濟物資的志工、教友會先將袋裝麵粉拆開倒入大桶子中,減少中間拆麵粉袋的時間,也方便分配。照片中可見地上多少有灑落的麵粉。
在1954年時美國國會通過了《四八零號公法》,該法令全名為「發展農業貿易及協助法案」,提供民間組織向政府機關申請無償獲得這些農產品,救濟會會將這些救濟物資運送至海外需要幫忙的國家,再委由當地的民間、政府組織協助發放救濟物資,社區裡的教會單位聚所往往是救濟會最佳的合作夥伴,成為救濟物資發放領取的地點。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