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此張照片拍攝於會社尾(今臺北市萬華區糖廍里)。在美援救濟物資發放的當天,除了來領取救濟物資的當地居民以外,也有幾名基督教救濟會組織的成員前來視察。兩名救濟會成員正在就手頭上的書面資料以及物資發放的現況進行討論,瞭解救濟物資在發放時,是否有發生任程序上的問題,又或者居民們領取到的救濟物資的數量、種類是否真的能夠幫助、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狀況。兩名揹著幼兒的婦女站在攝影鏡頭的前方,因此造成一特別的構圖。在美援救濟物資剛發放時,居民們從未見過乳酪、乾燥奶粉的食品,在沖泡奶粉時就有水、奶粉比例不正確而導致吃壞肚子的案例,亦有居民將乳酪誤以為是用來餵養豬的飼料。此外,美援物資從美國運送至台灣仰賴的是海運,在潮濕的環境下導致麵粉受潮、發霉等,種種狀況都是必須親自到現場走訪才能清楚瞭解。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