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馬祖鹼粽

馬祖鹼粽最特別處即甜筒狀的外型,它的內餡很單純,只有糯米和花生,要放在水中蒸煮三個鐘頭才會熟透,煮熟的鹼粽米香四溢,口感Q彈紮實,傳統的吃法是配砂糖沾食。 馬祖老一輩稱臺灣常見的粽子為「牛頭粽」,牛頭粽包法簡單,但對上一輩而言,食之如雜味飯,無法作為祭品。祭品,需使用馬祖傳統的鹼粽。 當祭禮用的鹼粽因為要排列整齊,包製技巧有難度,傳統馬祖鹼粽頭大成三角形,一個個斜立成一串,因為物資缺乏,麻線珍貴,大致每串十粒,一捆一般都是十串、或是五串。粽串中,每個粽子由一條小麻線從大頭的三角形底下向上打一個結就綁好了,看過去非常的簡單,線子形成就像一個人從肩上到腰間背個帶子一樣,要每一個都緊緊的靠牢,方向、大小需一致,並煮沸時翻上扳下,而不會脫落破損,就很需要技巧。故有俗諺云:「三角圍牆,考盡諸娘,欲食裡勢乇,解帶褪衣裳。」 早年馬祖女孩出嫁前,須先學會十八般武藝,包粽子是其中之一。所以,會利用農務休息時間學唱喪禮哭調以及包粽子等技巧,而使用的葉子多半是月桃花或粗蘆茅,包裹的餡料則是直接取地上的泥土或海沙練習。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資料來源
    邱新福、賀廣義(主纂)(2014)。歲時節俗(人民志) 。載於李仕德、林金炎、劉家國(編),連江縣志。2019年2月13日,取自網頁版http://gov.matsu.idv.tw/lienchiang/people.html;黃鵬武(2009)。馬祖傳統粽子的特色/黃鵬武 98年度端午節紀念文。馬祖日報(6月25日)。2019年2月13日,取自http://www.matsu-news.gov.tw/news_info.php?CMD=open&UID=102441;陳高志(2016)。馬祖禮俗淺說-送粽。攀講馬祖(6月23日)。2019年2月13日,取自https://voiceofmatsu.com/%E9%A6%AC%E7%A5%96%E7%A6%AE%E4%BF%97%E6%B7%BA%E8%AA%AA-%E9%80%81%E7%B2%BD/;陳鵬雄(2018)。橋仔廣場鹼粽飄香 熱賣上千粒。馬祖日報(6月7日)。2019年2月13日,取自http://www.matsu-news.gov.tw/2010web/news_detail_101.php?CMD=open&UID=196826;陳曉婷(2013)。莒光美女包粽子-在西莒。馬祖日報(6月4日)。2019年2月13日,取自http://www.matsu-news.gov.tw/2010web/forum_info_101.php?UID=408&cat=8
  • 舉行時間
    農曆五月五日
  • 辦理週期
    每年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