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寮窩是台灣少見的單姓聚落,兩百多年前劉姓從廣東饒平來此,因此這邊都是以饒平客語交談。1993年饒平的劉氏宗親重建原鄉祠堂,紙寮窩劉家組了探親團前往參加完神儀典。此次採訪的目的正是針對宗教儀典和祖先崇拜的記錄,從饒平返鄉後劉氏宗親決定興建伯公廟,依照當地習俗伯公不立金身,以石碑刻字福德正神為之。紙寮窩隱身芎林,比較著名的是饒平語及造紙。第一批移民來此定居發現景觀雖美,但有番害威脅,狹隘的谷地也不利開墾,因此由經營造紙的劉家人獨享。在當地的人帶領下筆者看到棄置多年的造紙用具,如同記念碑般暗示著此地的歷史。經過各式各樣繁複的程序後,伯公廟終於完工。一年後筆者再度回到紙寮窩,發現當地的小朋友已不會客語,讓筆者不禁感嘆代表文化的語言流逝比想像中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