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天后宮有「內媽」及「外媽」兩座,長和宮位於北門外故又稱為「外媽祖廟」,為往昔貿易商品的運輸路線,因此建置頗早。因離北門大街近,商人為求便利,便以此處作為聚會議事之所,媽祖主司航海平安,也被尊為安瀾之神。1863年郊商另建一兩殿式建築(水仙宮)祀水仙尊王及觀世音菩薩(竹安寺),反映出台灣社會道、釋共容之特殊信仰風俗。長和宮為三殿式平面格局,軸線上屬於封閉空間。不同宗教信仰也產生不同空間需求,其性質可分為:祭祀空間(建築中心)、生活空間(傳承戲曲、休憩)、連接緩衝空間(氣氛轉換)等。長和宮以閩南傳統建築營造,材料以木、磚、石、瓦為主。牆身多為磚造、屋面則為硬山燕尾脊與馬背式兩種、宮殿主要為大木構架、正殿維持左右對稱、後殿則基本上和正殿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