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量製造資本的時代,台北電影城的電影看板都是用電腦噴墨製造。但是在小小風城黃司耀先生卻用五十年的光陰,已油漆為素材讓大家認識電影的魅力。黃司耀先生從14歲就開始學習繪畫電影看板,25歲出師正式承為一個專業獨立的電影看板繪畫工作者。25-35歲間他都主要是在新世界戲院繪畫看板,到了35歲當時華揚戲院的老闆特別過來挖角,那時候正逢台灣電影的黃金期。當時最辛苦的就是電影看板畫在布上,白布要先浸水緊繃才能上架,整理過程非常辛苦,加上新竹風大即使不是颱風天有時候看板還是會被風吹跑。在採訪過程中最讓筆者驚訝的是油漆能表現出多樣的光影,可以看到民間藝術師對自己專業的自傲與光榮,但隨著時代的腳不,電影看板繪畫行業即將走入歷史。 https://culture.hccg.gov.tw/ch/home.jsp?id=296&parentpath=0,5,238&mcustomize=onemessages_view.jsp&toolsflag=Y&dataserno=201809130024&t=HcccbOnes&mserno=20180906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