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皇天救苦救萬民~乞雨、祈雨

在久旱之下,影響之深損及民生百業。父母官縣市老爺勤政愛民,體恤民困感於民生缺水之苦,因而有乞雨、祈雨之舉,而儀典也得隆重其事莊嚴肅穆。種田莊稼本就是看天吃飯的工作,在老天爺賞臉之下落得及時雨灌溉滋養農作物,則民生樂利,國泰民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事傳統莊稼流程,台灣稻作一年兩熟,除春耕外還有秋作。因此把握春雨灌溉是必要的,如遇乾旱延誤春耕自然焦慮萬分。乞雨、祈雨的科儀幾近神化有迷信的意味,其實這是穩定心理的作用,必須合乎天意,順乎自然。儀式的舉行由地方大老熱心頭人主持發起主辦,並選定一主祭神,並以主祭神住在座鎮的寺廟設立兩壇以舉辦各項科儀。每年年底鄉鎮在慢冬收成後有建醮大拜拜活動,其意義有飲水思源之說。 https://culture.hccg.gov.tw/ch/home.jsp?id=296&parentpath=0,5,238&mcustomize=onemessages_view.jsp&toolsflag=Y&dataserno=201809130025&t=HcccbOnes&mserno=201809060001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黃百忠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2/07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