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竹市淨業院及其佛門女性的百年滄桑史

此文前半為筆者採訪釋勝光比丘尼採訪稿,淨業院為臨繼宗法脈,寺院形式和證善堂一樣。淨業院除早晚課誦外並無其他宗教活動,當時日本人也怕他們偷學漢書。釋勝光十六歲時在淨業院出家隔年赴日本就讀關西尼學林,後遇二次世界大戰接濟斷了,便前往保母養成所工作。光復後發現如不懂國語無法聽懂講經,也為了讓客家信眾了解內容,跑去學習國語。後半段解釋何謂齋姑,是指帶髮持齋,信佛修行的女性,台灣出現齋姑的原因有三:法律對婦女出家規定甚嚴、未婚孀居不便出家、隨家庭信仰皈依齋教者。台灣佛教界在1961年後開始吸收高學歷教徒,退出聯合國後本土意識興起,台灣佛教快速發展。1981年後高學歷女性出家或到國外深造的僧尼變多。希望本文能提供讀者參考齋姑到比丘尼的百年發展。 https://culture.hccg.gov.tw/ch/home.jsp?id=296&parentpath=0,5,238&mcustomize=onemessages_view.jsp&toolsflag=Y&dataserno=201809130025&t=HcccbOnes&mserno=201809060001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江燦騰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2/07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