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鑒於「風空」、「坪埔頂」地區的門牌整編事件,和「新科國中」的命名過程造成對客家文化無形的傷害,透露出先前對客家文化的不重視。而在客家文化日趨受到重視的現在,應從整體新竹市客家的發展脈絡切入,組織一客家事務委員會來主導整合與論述未來新竹市客家文化的推動。在未來「新竹科學園區」、「高鐵六家車站」為新核心的客家聚落生活文化與高科技發展相呼應下,設置「客家事務委員會」,並讓真正的客家社區參與其中是新竹市客家文化發展的重要課題。 客家事務委員會的設置,不只是呈現客家民俗文物、禮儀、語言等,應該更貼近現有新竹市客家社區與生活脈絡,找尋有特色的客家元素,逐步把客家文化保存與創新,讓客家文化深層內涵彰顯出來。 客家事務委員會應積極成為推動客家文化活動的主體,建議先擬定新竹市「客家政策白皮書」,透過白皮書完成社區協商活動架構、向政府相關單位爭取資源、主導客家相關出版品的管控等。 客家事務委員會除了在扮演讓客家人有「自覺」的推手外,在體制內落實客家政策,希望在未來「客家文物館」的定位,以及相關客家政策及活動能夠真正讓客家人「自決」,由客家事務委員會、客家社團與社區共同來主導。文末筆者總結十點建議客家委員會應擔起的積極角色與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