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想昔時南門街一帶商業活動

道光十五年「金廣福」成立,由姜秀鑾、周邦正負責開墾大隘三庄,即寶山、峨眉、北埔三區。金廣福致力開發,以北埔為中心,所收穫農作物均經由寶山運至新竹市南門街交易。周邦正為南門街人,一手負責起銷售部分,使之成為大隘物產交易中心,因此南門街商業開始活絡起來。 南門街是指關帝廟口起至中華路為止,尤以日治時期,開闢縱貫公路,貨物轉往火車站裝載或貨車就近停靠都方便,截至台灣光復之初,南門街商業活動仍續活絡,至各地公路暢通之後,才逐漸沒落。當時客家人到市內接洽生意者,住在南門街及中南街的旅社,而公務或探親者,大都位於中正路。 南門街的農作物交易均屬大宗買賣,至於零售部分,昔時是在西大路起點至南大路口止,每日於路旁擺設地攤出售。西大路部分有命相館、牽亡魂館、收驚館、雜貨店等。自明湖路口至南大路口,大都販售爐灶燃燒用木柴,還有客家婦女們出售青菜或自種水果、福菜、蘿蔔乾等。迨至民國五十年代以後南門街之大宗買賣、以至西大路頭段售農作物完全消失無蹤,尤以西大路地下道開通後,商業活動全部結束。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謝水森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5/01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