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1960年代,地點未知。一名戴著眼鏡的外國男子手裡扣抓著竹篩子竹,篩子內有工匠巧手編製的圖樣,一旁的女性手裡拿著紙幣,似是看到了想要購買的商品。店鋪中擺放著大大小小的竹蓆,天花板上則吊掛著麻繩、竹籃,一支雞毛撢子被成堆的竹蓆掩埋其中。 竹子一直是臺灣人用來製成各種器具的原物料,舉凡相片中的竹籃、竹篩子,像是竹筏、筷子等,也是使用竹子製成。當然,這些竹子的品種並不一樣,依品種不同而有不同的大小,民眾們也依不同的需求去挑選不同桿徑的竹子。一般最常見的竹子要屬孟宗竹,這種竹子常被用來做成竹筷子,以前漁民們在製作漁筏時,也會使用孟宗竹,有些更大的竹筏則是使用麻竹製成,孟宗竹、麻竹兩者是臺灣生產的竹子中最大的兩者。(Barry L. Schuttler/攝)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