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清德一生致力於文學,為日治時代到戰後的重要記者,報人與詩人,並曾獲選國際桂冠詩人,在文壇赫赫有名。清廷割臺後,殖民地政府帶來的現代化學校系統,使得魏清德既擁有書房教育下古典詩文的涵養,又得以接觸學校教育傳授的新式思想,獲益於此,魏清德也踏上了前輩文人所未曾見過的道路,1919年魏清德進入《臺灣日日新報》成為記者,自此揭開了他集記者、詩人、編輯與作者多重角色的文學人生。 魏清德的作品反映了新思與舊學之間,異國文化的衝擊與反思。從第一部《是誰之過歟》從整體結構雜沓的生嫩寫作,《齒痕》沈澱的簡練,《還珠記》是衛清德偵探小說的高峰,此篇重回長篇小說的敘事架構及系列偵探的出現;至《鏡中人影》時,魏清德對於分線敘事的掌握日益成熟。其作品有著其思考模式轉換與敘事典範移植的特徵,同時小說情節豐富的戲劇性與其設置謎團的奇想,在今日讀來,也具有相當的娛樂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