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馬祖年俗─三十暝晡

三十暝哺即除夕,因農曆十二月三十日或二十九日(小月時二十九當三十)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在除夕當日的各項祭祀、圍爐等各相關的跨年禮俗稱為「做歲」。 在馬祖,農曆十二月三十日一早,各家主婦們就要開始各種祭拜儀式,謂之「分年」,先拜天公地母,再拜香火(指家中供奉的神明),如媽祖、白馬尊王、五靈公等。接著再逐一祭拜各家所供奉的神明,如有人家中供有「房裡嬭」、「將軍箭」、「地基主」這樣下來,通常要花一天的時間。而男人們或小孩則負責貼門聯、採榕樹枝插在門旁牆上的香筒裡,紅綠相映,把門面妝點得一派喜氣。除了大門貼門聯,菜櫥上要貼「山珍海味」、米缸上要貼「五穀豐登」、水缸上要貼「水馬平安」、櫃子上要貼「招財進寶」、豬欄雞舍要貼上「六畜平安」「六畜興旺」,店家則在店櫃上貼「日日見財」「財源廣進」等各種吉利話。 入夜前,各家戶完成各項有關祭祀,同時將屋外衣物收進屋裡,以免鬼魅附著騷擾。家裡個房間的燈都應該開啟,意含帶來新運和光明。接著才吃圍爐年夜飯。年菜中,豆干(ㄉㄠ-ㄤ/tau44-ang44)音似「官」(ㄍㄨㄤ/kuang44)象徵當官,芋頭(ㄨㄛ-ㄌㄠˋ/uo44-lau53)的諧音為「越來越出頭」。熟蛋稱為「太平」(ㄊㄞ-ㄅㄧㄥˋ/thai44-ping53),以期盼整年風浪不興、平安出海。用畢之前,碗中應該留一小口菜飯,以示年年有餘。

圖像取自《98年度連江縣民俗及有關文物普查計畫歲時節慶、生活習俗》(連江縣政府,2009)報告書。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資料來源
    邱新福、賀廣義(主纂)(2014)。歲時節俗(人民志) 。載於李仕德、林金炎、劉 家國(編),連江縣志。2019 年 2 月 13 日,取自網頁版http://gov.matsu.idv.tw/lienchiang/people.html;連江縣政府(2009)。98 年度連江縣民俗及有關文物普查計畫歲時節慶、生活習俗(頁 130-132)。連江縣:連江縣政府;王花俤、王建華、賀廣義編撰(2016)。馬祖文化事典(頁 180)。連江縣:連江縣政府;admin(2014)。年俗/除夕(三十暝晡)祭拜、「做歲」團圓年夜飯-(0)。馬祖日報(1 月 31 日)。2019 年 2 月 13 日,取自 http://www.matsu- news.gov.tw/2010web/news_detail_gallery_101.php?UID=3773
  • 舉行時間
    農曆十二月
  • 辦理週期
    每年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