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拍攝地點位於臺中,詳細地點不明,有可能是某個公園。一名戴著斗笠、穿著長衫的老婦人坐在石椅上,身旁放置著空無一物的布袋,不確認該婦人是尚未前往領取物資,或是因某個原因而無法領取。婦人身後有一座橋,橋下有人與一頭牛。
在當時無法取得救濟物資的原因概有兩種,一是民眾攜來的物資領收單據與配發單位的資料不符,故被配發單位拒絕給予救濟物資,二是民眾私底下將救濟物資加以變賣、交換等,若被官方單位查獲,往往會被取消領取救濟物資的資格。在民國五十一年起,官方實施了「私自買辦救濟物資取締辦法」,其中便明文規範民眾、商家、轉發救濟物資者不得買賣救濟物資,若違反相關法令則會被公家依法處置,不僅會被追討回私自買賣物資獲得的收益,亦會被取消領取、轉發物資的資格。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