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拍攝地點位於臺中,詳細地點不明。一名協助配給的人員正在向這名戴著斗笠的老婦人說明著什麼,例如物資配給的程序,或是該名婦人可能在領取物資資料核對上出了一點狀況,雙方正在溝通中。
美援物資配給的過程有著既定程序,居民應向發放配給的人員出示「物資領取單據」,配給人員才依單據上記載著人數給予相應的物資量,這是為了避免有心人士濫用、超領物資。在一開始時,救濟物資的發放有諸多的問題存在,在教會方面,當時的基督教救濟會是各別向地方教會洽談,請地方教會協助將物資發放給需要幫助的民眾,然而溝通上可能出現了些問題,以至於地方教會人士誤以為這些物資是捐贈給教會本身,因此地方教會人士便以為可以自行處理這些物資,將物資優先分發給教友,或者將這些救濟物資變賣換錢,再用金錢來改善教會設施,這是因為溝通不良所造成的問題。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