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宜蘭。兩名婦女把裝滿麵粉的布袋繫上繩子,並以一根竹竿穿過繩子,以便於讓兩人可以平均地把重量分擔到兩人身上。布袋中的麵粉是來自於美國的援助物資,麵粉剛從卡車上卸下,現在要將這些麵粉轉移到小船上,並藉由小船運送物資到位於外海的龜山島。一旁有兩名頭戴斗笠的男子準備要協助婦女;在後方,協助將物資送抵該處的志工正與當地人在閒談。 宜蘭外海有一座名為「龜山島」的島嶼,島上的民生用品皆須仰賴本島的供給,補給物資一般經由距離龜山島較近的漁港輸往島上,而島民則將捕撈到的新鮮漁獲送至鄰近港口販售,當魚群來到附近時,也會將消息告知居於港口的漁民。因為這樣的互利關係,兩地時有連繫,也有不少島上出生的漁民後來定居在這些漁港。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