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竹水潤餅的起源、發展與困境之研究

水潤餅是新竹獨有的特色糕餅,與地方廟宇關係密切,都城隍廟、竹蓮寺等宮廟周圍的店家長年販賣,地方賣場也有出售,是新竹在地人從小吃到大的糕點。 一般認為水潤餅的由來跟鹹光餅(繼光餅)有關,但真正來源已不可考。原料為麵粉、五香粉、鹽、糖、油的水潤餅,雖然造型跟鹹光餅不同,但每年新竹都城隍廟中元祭時,會以紅繩將水潤餅掛在官將首的脖子或腰間,隨民眾索討保平安的習俗,卻跟當年戚繼光發明的行軍口糧鹹光餅類似,或許水潤餅也可視為鹹光餅的一種衍生糕餅。 水潤餅產業曾經遍布新竹,但隨著現代口味改變,傳統口味的水潤餅逐漸失去市場。德龍商行是現在唯一還有在製作水潤餅的商家,也是水潤餅這項商品名的命名者。一天出爐兩次,是這間60年老店的獨家招牌。許多中老年人時不時會去購買,帶著情懷品嚐口味樸實的水潤餅。然而隨著時代演進,水潤餅很可能失傳,該如何保存下去是項難題。目前新竹市政府把水潤餅列入新竹十大伴手禮之一,希望能將在地美食推廣出去。或許藉由網路平台行銷、改變包裝、與地方產業、團體合作,再加上官方如新竹市政府、文化局的大力推廣,水潤餅也能再創春天,重回榮景。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趙彥奇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8/12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