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新北市-萬里區。一名女子肩上挑著一副擔子,在沙灘上來回走動,尋找著可以做為柴火使用的漂流木。沙灘上散佈著許多的枝幹,有些半掩蓋在沙堆中,而有的則是全然地裸露在沙灘上。海波的擾動留存在退潮過後的沙灘上,在薛牧師的腳下,海灣內的水波盪漾著粼粼波光。不遠處,波濤洶湧的大浪不斷地向灘頭襲來,與薛牧師腳下的水波形成鮮明對比。
遠方的海角處,兩個方柱狀的巨大礁石豎立於此,這些礁石原先與岸邊的山丘是一體成形,經由海水經年累月的雕刻,最終與山丘訣別,獨自地佇立在海水中。這類型的風景在東北部的沿岸並不罕見,山脈與太平洋緊鄰在一起,並相互交融,形成許多巧奪天工的自然美景,吸引眾多的遊客不遠千里地前來觀賞。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