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拍攝地點未知。婦女的表情有些驚訝,婦女交予發糧人員的物資領收單據上是否有瑕疵?或是該人員提出的問題,令她驚訝?她背上揹著一個襁褓中的嬰孩,若無法獲得救濟物資,家中成員有可能面臨吃不飽的狀況。美援救濟物資中的糧食(麵粉、乾燥奶粉等)雖然不是台灣居民的慣用主食,但仍可以使百姓獲得溫飽。 依據美國國會通過的「四八零公法(發展農業貿易及協助法案)」,台灣政府可以使用較低廉的價錢向美國購買糧食,美國的民間團體(天主教福利會、基督教福利會)亦會向美國政府申請免費的救濟物資並送至臺灣,這些物資是不會與美國政府給予台灣政府的經援相互競爭的(意即可以從美國的固定經援再額外獲得物資),因此可以藉由教會機構的手裏獲得額外的救濟物資。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