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拍攝地點未知。婦女頭戴著斗笠,身後則用著花布巾將嬰兒緊緊地綁在背上,布巾的花色相當鮮麗,上頭畫滿了朵朵的牡丹。婦女可能領取到了足夠家人使用上一陣子的物資數量,相當開心地笑著。相較於總算是鬆了一口氣的婦女,婦女背上的小孩倒是無憂無慮的睡著覺。戰後初期物資匱乏,糧食問題相當地嚴重,雖然美援物資中的麵粉並不是臺灣人原先的生活主食,但它使得台灣人民不至於挨餓受苦,令人民得以挺過艱苦的歲月。 美國對台援助最主要以軍事援助為主,直至西元1954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四八零公法(發展農業貿易及協助法案)」,麵粉、乾燥奶粉等民生物資便依照此法條餽贈或便宜販售給台灣,除了舒緩台灣的飢荒問題,同時也解決了美國國內糧食生產過剩的狀況。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