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地點未知。街上下著大雨,雨水使得地上滿是泥濘。三名孩子在滿是泥水的街道上佇足,頭髮被雨水給淋濕,臉上沾黏到一些髒汙,身上的衣服有些破舊、髒亂,一名婦人踩過泥濘正要走進家中。路旁的房舍十分破舊,牆面看似是用木板隨意拼湊而成,木製的大門已經殘破不堪,其中幾扇木門的下緣已經破裂開來。後方的屋舍前推滿了雜物,竹簍子、斷裂的木板等。住家上的道路,幾台拖車正整齊地排列在一塊,拖車的上頭堆滿著許多東西。幾滴雨水落入道路上的水窪,點點雨水掀起了漣漪。 道路下的房屋看似是違章建築,建材的質料並不夠良好,房屋也沒有經過妥善的建築規劃,積水都流入了住家中。做為道路基盤的石柱也有些破損,原先是有稜角的部分現在展生了一些剝落。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