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萬華-會社尾。大街上有數名當地小孩及婦女,男子們都到鄰近區域上班、打工了。幾名婦女正在街道旁曬衣服,衣服就這樣吊掛在竹桿上,沒有以任何物品遮蓋;居民、車子在道路上漫漫沙塵飄起;屋舍的牆壁皆由木板拼湊而成,房舍的屋頂同樣也是以木板鋪蓋,在上頭另以磚瓦壓住,避免木板被風吹走;屋簷下放置著各家的雜物,有的人擺放著茅草,有人擺放著舊紙箱;幾根電線桿豎立在街道上,上頭的電線向四面八方散去;街區的遠方,可見幾幢二層的樓房,那裡是較繁華的地區。
二戰末期,鄰近糖廠停止生產,日本政府也禁止農民種植甘蔗,居民們賴以謀生的甘蔗不再被收購、被禁止種植,蔗園逐漸荒蕪,會社尾繁榮盛況不再,違建及老舊屋舍逐漸充斥街坊。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