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屏東。婦人頭上戴著斗笠,斗笠外以一張布包裹著,這是農人常見的裝著,她手裏扶握著小孩子的手臂避免小孩子跌倒。農民長期在大太陽底下從事農作,若僅僅只戴著斗笠並無法避免臉皮、脖子曬傷,需要另外用布包裹著頭部,以保護斗笠遮掩不到的皮膚。農婦的手裡拿著一個竹編成的畚箕,用來將散落在地面上的零散秸稈收集起來。後頭的空地上鋪放著許多的豆桿,農民們會使用「連蓋」(或稱「連枷」)拍打作物,使得黃豆從豆莢中脫落。殘留的豆稈雖然不像穀物一樣可以做為糧食食用,但可以用來當成牲畜的飼料以及燃料使用,經濟價值並不低,因此農民們在收成完作物後,也會花時間來收集、處理這些殘留的豆稈。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