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屏東。牛車上堆滿了綑綁成堆的黃豆,農夫控制著牛前進的方向,將作物帶回家中,腳步看起來相當地輕快。另一名農夫也在搬運採收完的黃豆,不過他使用的是推車而不是牛車,推車看似陷入道路旁的農地,那名農夫正試圖將推車挪回道路上,神情看起來相當地困擾。照片的遠方,已經有農民開始為下一次的耕種期做準備,正在整理農地。 農作物收成後,殘餘的根、莖、梗等部分被稱為秸稈,這些殘存的農作物部位是有價值的,可以用來做為牲畜的飼料,或是用做燃料使用,亦可以做為生質能源的原料使用,用途很多種。雖然不可以做為人類的食物,但它的經濟價值仍然很高,因此農夫們便會在農作物收成過後,也將豆稈採收起來晒乾。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