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卷首下/新竹市志史略/新竹地方志/荷西統治時代,頁24。
明朝嘉靖、萬曆年間,海盜橫行閩海,萬曆四十五年(1617)中國官兵曾追剿倭寇至竹蔘港(即竹塹港)。這些事件或許曾波及本市,亦未可知。 崇禎六年(1633),西班牙人掠地,南迄於竹塹,謀殖民,因傳教神父輒遭原住民殺害乃止;崇禎九年(1636),西班牙人南下探險,遠達二林社(今彰化縣二林鎮),可能曾經過本地區;其後,荷蘭人逐走西班牙人而佔領臺灣北部後,為探尋金礦,遂於弘光元年(1645)開通自臺窩灣(今安平)至淡水、雞籠之北部道路,此道路想必通過本地區,另外,新竹地區也有「紅毛港」等地名流傳,推測可能是荷蘭人曾經在此活動所遺留的證據。然而,荷蘭對於台灣的統治地區集中在台灣南部,且此等事件對於本地區而言,多屬於偶發事件,並未產生深刻的影響。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首下〉,第24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