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成建築師主持新竹市公共藝術整體需求綜合座談會。由於立法院通過公有建築及重大公共工程應撥造價的1%作公共藝術,提升環境品質、改善市容,因此希望與會者提各個向度的意見。陳板提議可以將銅像全部收集起來,成立銅像公園。林志成舉了畢卡索在芝加哥市政中心的雕塑過於反映個人情感,是否能當作公共藝術?公共藝術強調公共性、有意義、民眾參與。王鼎銘認為公共藝術應有親和力,也認為空間改造很重要,例如可將台階藝術化。徐素霞則提出作品放置的位置如果不當,也會對空間造成危害。林志成說政府規定設計費與材料費的比例固定,這樣如何因應公共藝術推動?希望能夠調整性的運用。蔡長盛表是為避免公共藝術被化約為雕塑,應鼓勵多元媒材運用,也不應規定具備有永久性。林志成希望創作前能多了解環境文史背景資料,或者是社區人文特質,使特色發揮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