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拍攝地點未知。一名男子推著小貨車到街上擺攤,老闆身穿著一件厚外衣、長褲,腰際間繫著一條皮帶,頭上帶著一個斗笠。攤車上放著一個烤箱,烤箱內有數串玉米正在烘烤,為了避免玉米推疊在一塊而使得與表皮受熱不均,玉米之間以鐵絲架開。攤販用藤編製的扇子搧風,讓新鮮空氣進入炭火間的縫隙。後方的地面有些泥濘,雨似乎才停沒多久。玉米耐旱、易種植,生長環境以及條件沒有其他糧食作物要來得嚴苛,除了作為糧食以外,還可以用來餵養牲畜。遠處的壁面上擺放著若干的竹子,竹子在當時候是種很受歡迎的材料,鍋碗瓢盆等容器,以及桌椅、床等家具,皆有以竹子製作而成的款式。竹子的通用性,堪比今日的塑膠製品,廣泛出現在人民的生活日常中。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