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社在今湳雅東北方約200公尺處,以鐵路分界至頭前溪南岸堤防側。舊社、湳仔常遭水侵、土地泥濘,曾有一段開發空白期,直到道光年間漢人才陸續入住。民國40年以前舊社都是田,水質相當清澈,後來因為頭前溪上游化學工廠汙染用水,舊社的農民只好打地下水,但種田收穫不敷成本,到民國六七十年代後房地產興起,已使舊社區成為以外來人口為主的新社區。日據時期舊社保鄭友元於金門厝聚落之金門街上經營一家生產花生油工廠,除此之外舊社臨河岸做米粉、麵線的也很多,蒸完曬乾就是市面上所見的米粉。舊社地區有舊社福德祠、冥漠公廟、寄靈奄、覺靈寺四間廟宇。舊社地區以鄭、陳、黃三氏族為主,福德祠前尚有鄭是最老的宅落,舊社另一大陳氏以北門大街為中心,於湳雅街上乃可見陳家大宅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