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竹塹文獻雜誌第05期編輯室報告:塹城教育

編輯室報告 竹塹地區自設治以來,教育風氣一直就很興盛,光緒元年(1875)總理船政大臣沈葆禎在「擬建台北一府三縣」摺中,強調「淡蘭文風為全台之冠」,日據初期的調查顯示,在書房及就學人數各方面,新竹州占全省首位。稍後日本推動的公學校,中學校教育,在竹塹發展迄今已逾百年,竹塹地區教育措施及機構,在台灣仍占相當優勢的地位,本期即嚐試以新竹地區的教育發展,做不同階段的介紹。 竹塹啓蒙教育的百年縮影-新竹市立幼稚園的一紙滄桑   蘇玲瑤 幼稚園教育雖然在七十年前已經設置,由於文獻的不足,這段學前教育的敘述在一般教育史上鮮少記載,本文運用口述歷史及田野調查的方式,重新建構了屬於新竹市本地居民就讀的第一個幼稚園的回顧,從草創時的艱辛,戰爭時的困窘,戰後初期的調進,了解新竹幼教事業成長的辛酸苦澀。 新竹國小百年回顧  黃滋淳 從「新竹國語傳習所」到「新竹國民學校」的百年間,可以說是新竹地區新式教育,從濫觴到成長的過程,本文作者除了運用長期教學累積的經驗和同事們的討論,將新竹國小初創、茁壯、戰亂、重建,發展等不同時期的歷史做了詳盡的報導,尤其是戰爭後期,戰後初期,有更深刻的著墨。 大木俊九郎與武道場  張德南 因修建音樂教學大樓而引起的竹中武道場的爭議,引發了本文探討的動機,透過個性獨特的首任校長大木俊九郎的作風,來試探中學教育早期發展的情況,也從武道場的劍道訓練,說明大木校長的理念。 新竹縣實施國民免試升學試驗記述  洪燕梅 民國45年至47年在台灣選擇高雄與新竹做為初級中學免試升學的地區,在三年內,雖因經費不足、校舍建築遲緩、師資缺乏、難瑧完善。但是這段實驗期內一些措施,諸如消除惡補,德智體群並重等,為日後政府實施延長九年國民教育,做了最佳的示範。在增班設校、學區規劃、經費籌措,資格任用等,也成為九年國教的藍圖,本文即對這段重要的教育發展加以記述,也正彌補一般文獻對些忽略的遺憾。 明志書院教育家-鄭用鑑  黃美娥 鄭用鑑擔任明志書院山長之職達三十年,教育北台地區英才無數,而有「學界山斗」之譽,由於作品散佚,他的思想理念很少被人論及。本文從日據時期的期刊雜誌多方搜錄的靜遠堂文鈔及黃其他經史書籍的評論中,從經學、史學,文學各方面推敲研討這位經師、人師的風貌。 張德南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7/10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