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客家人和文學

清朝統治時期各種地方志對台灣客家人的歷史文化著墨甚少,幾乎無跡可考,所以文獻上找不出台灣的客家文學。客家位於崇山峻嶺地區,經濟上無餘裕,因此其文藝方面著作,不能和宅處平原沃壤的族群相媲美。在要求實用、力求節省和簡化的文化,客家人相當重視科舉及教育,但因養活自己不易,哪裡還有餘力養戲子,因此藝術文化方面表現與其他族群相差很多。三山國王廟是屬於客家人獨有的廟,如今成為閩南人縣市的地方曾經是客家人棲息之所,但為何沒留下文學作品呢?筆者猜測是科舉人士無閒情或是台灣並沒有市場。渡台悲歌是首用客語所寫的通俗山歌詞體的詩歌,但未署名興許是當年有什麼顧慮吧?各種山歌因沒有出版機會,只有手抄本流傳,可能大部分被送去破爛行了,很多客家文史研究者自己不作客家研究,應要有所警覺。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黃榮洛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7/07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