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五年四月二十一日上午六時許,新竹及台中地區發生過去未曾有的大地震,新竹地區雖屬中等度,但當時較老舊或簡陋建築物,因而倒塌者不在少數。勝利路,自南門市場起至中山路口兩側水溝,竟吻合在一起,按昔時的水溝並不加蓋,底部為水泥混土造成,而最上面保用四方石塊堆砌而成,整條水溝石塊,東倒西歪,甚至粘在一起,但下方仍在流水,確是上天造化的奇景。 由新竹香山經西濱公路南下,途經崎頂、竹南以後即到外埔。自昔時已有開闢漁港而聞名,漁村前先到一個廟宇,稱為合興宮,是漁民們及農民們的信仰所在,因早在幾年前就由信士們決定舉行醮事(田庄大拜拜),訂於昭和十年農曆七月間舉行。筆者先父在大地震未發生以前,接受訂金、承製醮事用各種大小燈籠。 由後龍鎮內步行至外埔合興宮時,因大地震不久,後龍街頭,一眼望去,滿目蒼夷,房屋倒塌者不少,站前大馬路兩旁水溝傾斜,電桿七斜八傾,電線斷裂,行走時必須相當小心。到達該廟後,由主事者安排廟內往宿及工作場所,醮事用紙燈、大小共有三百個左右,紗布之雨傘燈亦有壹百對以上。這是筆者當時的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