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霧峰湧泉

 霧峰湧泉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湧泉是地下水溢流到地表的自然現象,雨水與地面逕流經由滲透或植物的吸收,進入地下的透水層,然當透水層遭遇到不透水層或地曾斷層,水就會從縫隙中流出,成為湧泉。臺灣各地有很多以「泉」為稱呼的地名,例如:龍泉、龍水、龍井、龍目、玉泉等等,說明臺灣擁有相當豐富的地下水資源。 霧峰湧泉「泉水埤」生態豐富,曾發現高體鰟鮍(牛屎鯽仔)等原生魚種,早年形成天然的沼澤地,埤內有鯰魚、泥鰍、鰻魚、土虱、毛蟹、溪蝦、吳郭魚和鱉等生物,生物多元豐富,現已整治為休憩景觀公園,位處低窪處具有大雨滯洪功能,地下湧水區與農田水利會溝渠相連,提供周邊農業灌溉使用。此外,水利局預計針對埤內淤泥進行降挖,加強耐水性植栽補植,增加遮陰及園區生態功能。同時透過社區認養持續維護景觀環境,期望串聯既有的乾溪自行車道,成為在地遊憩據點。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全國教師會
所在地-地址
臺中市霧峰區霧工一路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4.062811
所在地-經度
120.679067
是否開放
資料來源
■臺灣湧泉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臺中市政府觀光旅遊網
撰寫者
林榮梓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