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拍攝地點苗栗縣大湖鄉。一名湖農女學生在昏暗的室內中處理著蠶繭,她雙眼緊盯著手上的蠶繭,憑藉著從窗戶透進的些微光線,緩緩地從蠶繭中抽出絲線。 蠶絲業是一個勞力密集的產業,在機械化械具尚未普及前,往往需要不少的工人協助抽絲,生產出來的絲線才可以供應紡織工廠織出一匹絲布。大湖農工自創校以來,便是著重在培育農工業的技術人才,蠶絲技術是該學校特別重視的一塊領域。從大湖農工畢業的學子往往受到紡織廠主的青睞,因為這些學生往往在就學期間便開始受相關訓練,且課堂上也多有機會去廠房實習,也有的學生在課餘之時會到鄰近工廠打工貼補家用,這些學生的經驗、技術往往要比剛進入紡織廠房工作的新人要好上許多,也因此雇主更願意聘用這些從大湖農工畢業的學生。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