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林氏祖塋-交趾陶

林氏祖塋的碑前設有拜亭,為墓園主體最顯目之處,格局作三開間,上有三川四垂頂,屋脊作雁尾,柱子、斗栱為水泥洗石子仿木構,柱子的上方有模仿西洋柱頭的裝飾,近似臺灣廟宇的裝飾手法。正面垂脊前方,有交趾陶的「四愛」像,分別為唐明皇愛牡丹(春)、周敦頤愛蓮花(夏)、陶淵明愛菊花(秋)、林和靖愛梅花(冬)。 臺灣的交趾陶工藝自清代由華南閩、粵一帶的工匠傳入,部分匠師來臺施作後於臺灣落地生根,將技藝傳承下來。交趾陶是一種多彩、低溫燒製鉛釉軟陶,大量用於建築裝飾,也稱「細仙尪仔」、「廟尪仔」。台灣自清朝道光年間至今的一百五十多年間,真正名傳後世的匠師為數極少,其中以臺灣本土第一位文獻可查的交趾陶名師葉王,其作品最受推崇,日治時期受聘來臺的泉州匠師柯訓、洪坤福一派,他們在臺開枝散葉,授徒甚多。交趾陶融合了繪畫、雕塑、釉彩、燒陶等工藝技術於一身,早期屬於廟宇及其他傳統建築的裝飾物件。為了配合裝飾內容的需要,交趾陶通常都以民間流傳的故事題材為主,常作在傳統建築中身堵、水車堵、墀頭以及屋脊上。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臺中市霧峰區萊園路91號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4.062126
  • 所在地-經度
    120.70313
  • 是否開放
  • 撰寫者
    洪維彬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