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薪火相傳說柴薪   

開門七件事「柴、油、米、鹽、醬、醋、茶」,柴居於首位是有其實質的道理,民以食為天,每日生活最現實的一項事就是飲食。以前茹毛飲血,某次閃電的天火讓人進入熟食的境界,活用火的功能,自從學會鑽木取火,稱為木的柴薪自然就成為生活開門七件事最先被認知應用的物件。小木散材必須綑綁的稱為柴,巨大者得用刀斧砍劈是為薪。薪傳的原句是薪盡火傳,延續了火的傳成永不熄滅。現代上班支領的月俸稱為薪水,就是有關水火的日常生活條件支付。火材的燃燒以自然的柴薪為主,若逢三月梅雨柴薪供不應求,是為薪桂米珠奇貨可居。燒煮大柴必得造大灶,必須慎重其事馬虎不得。隨著時代演變,柴市遭到淘汰,灶也被現代微波爐、電鍋等取代。但不論任何素材薪火相傳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火永遠象徵黑暗、光明、死亡和新生。 https://culture.hccg.gov.tw/ch/home.jsp?id=296&parentpath=0,5,238&mcustomize=onemessages_view.jsp&toolsflag=Y&dataserno=201809130022&t=HcccbOnes&mserno=201809060001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黃百忠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1/10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