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座談會於民國89年11月27日由張德南老師主持,藉由邀請公賣局的先進前輩讓大家了解早期整個專賣制度及工作情形。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讓以前的歷史生活經驗傳承,同時希望建構竹塹城東門的歷史。公賣局反映出新竹近代的發展過程,日據時代專賣局原本只有菸、酒、食鹽、樟腦,二戰時因物資缺乏,增加火柴、度量衡、石油、鴉片,戰後只有菸、酒由專賣局繼續管理。日據時期時對辦事人員要求很嚴格,升遷要看個人表現,不像戰後是靠人際關係,也引發些烏龍案件。配銷所主任是由零售商選舉產生,主辦單位是公賣局。民國六十九年時採用傭金制度,當時菸的銷額比酒大,每年都會成長。市政府有規劃將公賣局廳舍轉型酒坊博物館,將東門城到公園一帶規劃為一文化區。 https://culture.hccg.gov.tw/ch/home.jsp?id=296&parentpath=0,5,238&mcustomize=onemessages_view.jsp&toolsflag=Y&dataserno=201809130020&t=HcccbOnes&mserno=20180906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