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治後期新竹市買賣業之研究   

清領到日治初期舊港相當發達,由於泥沙淤積港口條件逐年劣化,1929年後幾無利用價值終至閉港,也注定了北門地區商業活動衰頹沒落。日治初期北門至城隍廟一帶是主要商業區,後期的主要商業區是東門地區,北門居次。東門商圈以布料衣著店家居多,北門則是農畜水產及食品店,可知以都市生活的需求行業種類為主。依1934、1941年各區域行業分布比例表:東門地區衰退、北門略升、西門略衰退、南門地區大幅上升。西門衰退原因是近海腹地小,生產力弱。南門地區則因東南地區開發逐漸繁榮起來。1934年東門地區已逐漸成為都市新興商圈,北門則以民生用品主,其他地區則提供柴火與原料等生活需要。1905年開展第一期五年市區改正計畫,加強廳舍周邊道路建設促進東門地區營建,東門地區為重要行政機構所在、新竹市場興建、交通路線發展、商業與行業變遷等。 https://culture.hccg.gov.tw/ch/home.jsp?id=296&parentpath=0,5,238&mcustomize=onemessages_view.jsp&toolsflag=Y&dataserno=201809130017&t=HcccbOnes&mserno=201809060001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陳立台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0/07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