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變 

張繼陶(1931-2021)出生於湖南長沙,1949年隨政府遷臺,於高雄鳳山兵工營服役,因此擁有豐富的兵工知識與技能。45歲始隨陶藝家林葆家(1915-1991)學習,運用自身對化學的知識投入釉藥研究,開發出紅釉間隱含綠色釉表現的「美人醉」,同時也是臺灣深入研究「鈞窯」紫紅釉藥表現的第一人。2015年獲「工藝成就獎」,作品獲國立歷史博物館、臺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等典藏。 此作為張繼陶銅紅釉系作品之一,是銅紅曜變的作品。張繼陶在銅釉釉藥中加入硼酸鈣等金屬元素,使其相互排斥與聚變產生曜變反應。浮現於釉層表面的氣泡,自然形成絢麗的斑紋,呼應了「變」的概念,也讓釉層在不同觀看角度下閃耀出不同的視覺效果。一直以來,張繼陶不斷在傳統厚重的器型脈絡下,發展釉色的研究,此作為其釉藥研究的代表作品之一。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張繼陶
  • 日期
    年代: 199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中市立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