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高雄過港隧道

高雄港因受天然地理條件限制,已有的主要港埠建設和開發都在主要航道東北側的臨港地區,而西側廣大旗津島區原本就已是一片荒漠,再加上1975年(民國六十四年)第二港口開鑿後,使得旗津半島再度成為『離島』,於是為了加速全港整體均衡發展,提高港埠兩岸土地之有效利用,以及解決旗津光靠渡輪不敷使用的交通需求,此外並配合貨櫃運輸發展,於是從七十二年度起,開發中興商港區,興建第四貨櫃中心,以充實港埠設施,增加吞吐能量,俾港埠建設投資產生最大效果,充分啟發高港之優勢潛能。所以決定開闢過港隧道,旗津島與市區道路連接,以建立整體陸路交通運輪系統。高雄過港隧道於民國七十年五月開工興建,由高雄市前鎮區漁港入海,穿越高雄主航道,直達對岸旗津區,包括隧道本體與兩端引道,全長1550公尺,闢有四線車道(往返各二),海底部份是由六節各長120公尺,重二萬三千噸的沈埋管沈放後銜接而成,工程浩大,歷時三年,於七十三年五月十八日完工通車。

基本資訊

  • 作品語文
    中文
  • 全集/系列名
    世華網臺灣建築大觀園
  • 相關地點
    高雄縣市
  • 地點名稱
    過港/高雄港/大觀/大觀
  • 緯度
    23.4801/22.6153/23.9826/23.8525
  • 經度
    120.174/120.277/120.685/120.86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