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蘇澳冷泉浴池

設計說明-蘇澳小鎮:蘇澳是蘭陽平原末端的一個海港,車過宜蘭,經羅東、冬山之後,漸漸出現與平原不同的景致。道路兩旁山丘迎面而來,在綠色之中卻也夾帶著水泥廠災白的煙霧。冷泉是蘇澳所特有的資源,在資源較為貧瘠的城鎮,開發的壓力無可避免地伴隨著地方選舉接踵而來,規劃初期資源利用的適度性便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冷泉溪畔:由於基地原為一東側臨山西側傍溪的狹長形地勢,腹地有限,在規劃進行之前,地方機關便先將西側臨接溪段全部加蓋,雖多了可用的面積,卻也喪失了親水的可能性,殊為可惜。規劃中計畫將整個基地發展成以水景及岩石為主題之帶狀公園,帶狀公園的最末端就是浴池區,因其具有可獨立性,便在求速效的情況下,被列為先期開發的對象。鄉間野趣:由於周圍現存環是經濟發展過程中完全控制不住的三層公寓販厝,在這種條件下,營造一處屬於鄉間情趣獨立的休息空間,就成為浴池區設計的主要構想。於是便以象徵港口三面圍蔽一面開放的型式,塑造出不受環境干擾的空間。從石砌圍牆開口向下幾階經過小前庭後,先進入較大跨距較高空間的管理室,右轉便是草地、楊柳與木板步道圍成的第一進中庭,四周都是木架構的個人浴池,沿著木板步道分左右進入男女大眾浴池,推開如西部酒館一樣的百頁木門後,經過曲折過道,迎面的便是第二進半露天的大浴池,末端面對的正是山與樹。竹影天光:管理室與個人浴池牆壁都不封到頂,浴池邊板牆下端並設通長的百頁窗,以利上下空氣下流,吹散泉水冒出之二氧化碳氣。浸泡在廿度的泉水池中讓人沈靜,還可透過低矮之玻璃窗看到庭院中竹枝搖動。屋面設採光罩採天光,使整個小室之中有著安詳與暖和的氣氛,如同老街屋紅瓦頂上小玻璃罩為幽暗的室內帶來生機。木的表情:構造系統以三公尺見方做為全區之模矩,所又木架構都顯露出來,並且互相連接,而形成極具變化的木結構的豐富表情,也形成木架構較少見的複雜而大片的屋面。木板步道上方以原木樑作為花架,有強固整體結構以及中介虛實空間的作用,細部的處理則完全拋棄形式的包袱與傳承,作最簡單的切割與收頭,讓空間來說明一切。草地微風:這個獨立的空間沒有引人舉起相機的念頭,而是想讓人在進入的時候願意坐在木板步道上,坐在草原上,接受和煦的陽光與清涼的微風;也希望在這紛亂的環境中,創造出一點能感動人的質素。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莊展華 楊逸詠 黃建興建築師事務所 裕隆工程公司 竟新工程公司 吳旗清建築師 蘇澳鎮公所
  •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民國77年12月至民國78年12月
  • 作品語文
    中文
  • 全集/系列名
    世華網臺灣建築大觀園
  • 相關地點
    蘇澳鎮冷泉公園
  • 地點名稱
    建興/泉水/溪畔/溪畔/蘇澳冷泉/蘇澳鎮公所/大觀/大觀/冬山
  • 緯度
    22.6593/24.9123/23.9018/24.1765/24.597/24.5948/23.9826/23.8525/24.6349
  • 經度
    120.568/121.123/120.537/121.584/121.85/121.842/120.685/120.865/121.79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