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薇閣小學

基地特性:本校現有地一萬餘平方公尺,由東向西緩斜,東西高差約為四公尺,校園形狀北半部較窄,南半部較寬,約略成「L」形。學校目前大門位於最北端,其旁即為停車場。入內沿磺港溪旁為二十餘公尺寬、六十公尺長的運動場地、柏油輔面,同時為學生集會升旗之處。校園其餘部分為校舍、庭園錯落的配置。校舍均為一層斜頂平房,有石造、有磚造,建築年代由數年至二、三十年不等。學校側門在校園南半部的東側,門外為一條僅供人行之小巷,通光明路,除上、下學外,側門均不開放。校園之庭園內,花木扶疏,並有數棵覆蓋達數十平方公尺、蟠根錯節之老榕樹,平時可供學童在樹蔭下嬉耍、上課,頗富情趣,新校舍之配置規劃應儘量予以保留。設計條件:「私立薇閣小學」位於台北市北投區,成立至成已有三十年之久,甚具聲譽。近年因入學學生人數大量增加,且為進一步提供較完整之國民教育設施,故擬擴充校區,茲於七十三年七月一日起委託本所進行設計,經本所與校方多次協商,配合校區長期發展,分三期進行校舍興建,本期設計之校舍係屬第一期之校舍。依據分期計劃,第一期校舍基地位於新校區東北角之現有空地,可免拆除任何現有教室,共計興建教室十間,並附建廁所、走廊、樓梯等。地下層利用採光井通風採,俟日後西側校舍完成後,其地坪與西側一頁同高。教室十間除供近期學校擴充之用外,並為第二期工程必須拆除之現有教室,預留容量。解決方法:1.校區原有地形景觀優良,尤其以校區內數棵大榕樹特別珍貴,因此整個基地建築設計之配置係配合原有地形而保留人榕樹,可供學童遊憩遮蔭、增進空間情趣外,並成為學校之精神象徵及歷史見證。2.建築色彩及造型設計以活潑生動、激發學童之想像力為主,故以城堡為本設計之構想。每間教室除單面3米寬之走廊以供學童下課時間活動外,並於另一側創設3米X3米之半室外露台空間。學童在此處遊戲休息或種養植物或小動物,外觀並可造成塔的意象。3.校區地勢西低東高,高差約為四公尺。利用地勢,於東側教室下設地下室,其高程同西側之一樓,地下室空加裝防爆窗,並於西側開挖採光井,使用時與一般島間無異,得以充分利用。4.為便於空間之彈性使用及結構工程造價之經濟起見,除各特殊空間如廁所、樓梯等,均採用統一之模矩為三公尺X八公尺,標準教室之空間為八公尺X九公尺。又為控制成本,外牆以尺二紅磚加洗石子為主要建材,強調建築之厚重感,並利用空磚直砌為扶手欄杆,除可留設栽種植物之小花台外,並可增加建築本身城堡之意象。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李祖原建築師事務所 東雲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巨鼎結構工程顧問公司 財團法人私立薇閣小學
  •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民國74年1月至民國74年12月
  • 作品語文
    中文
  • 全集/系列名
    世華網臺灣建築大觀園
  • 相關地點
    台北市
  • 地點名稱
    私立薇閣小學/大觀/大觀
  • 緯度
    25.136058/23.9826/23.8525
  • 經度
    121.50088/120.685/120.86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