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靜修女中行政綜合大樓

天主教會興辦的女子中學,採用一個大的合院式平面,內庭佈置庭園,在鬧市中自有天地。把學校當成一座修道院,可能是當時設計者的想法。在形式上,靜修女中採用西班牙文藝復興式,褐黃色面磚及幾座突出天空的尖塔,皆頗接近十六世紀西班牙的EscorialPalace。日據時期所建的學校建築,各地的形式儘量求其不同,而靜修女中的設計者可能為天主教神父,他強調了一種較嚴肅的歐洲建築傳統,與基督長老教會所建的淡江中學及神學院等所走的殖民樣式與本地傳統之混合路子是非常不同的。基地:西面臨寧夏路16.36公尺,南側為6公尺計劃巷道。校地侷促,四合院之校舍配置呈飽和發展。主入口設於寧夏路,入口門廳挑高二層,為解決門廳進深之效果,延續挑空之格子樑構加做為室內外之緩衝空間,並強化門廳之效果。次入口通往六公尺巷,以利放學人潮之疏散。設計條件:1.原有二樓磚造校舍歷時70年已不堪使用。2.校友對舊有校舍有無限之依戀。3.校地有限教室不敷使用,擬拆除少的校舍,解決行政、教學及兼具活動中心之需。4.需表現屬於教會之女子學校建築風格。解決方法:(一)建築計劃方面:1.配合學校之整體計劃仍採四合院之配置方式,校園中庭留出供學生課餘使用之日影廣場。廣場底下為地下室,可容納2500名學生之多用途使用空間,可解決週會、禮儀、室內運動及防空避難之需。高出地面1.15公尺做為學生休憩、集散及穿越之廣場,為學校之活動核心。2.主入口設於寧夏路,入口門廳挑高二層,為解決門廳進深之效果,延挑空之格子樑構架做為室內外之緩衝空間,並強化門廳之效果。次入口通往六公尺巷,以利放學人潮之疏散。3.以採光井之手法解決地下層之通風採光。4.一、二層做為行政管理之使用空間,三至六樓為普通教室,七樓為特別教室。每層教室另設有研討室供貨夷生課餘交談之需,南翼棟為五樓建築,其主要用途分別為一樓校史室、會客室、保健室,二樓校長室、小會議室,三樓語言中心,四樓設小聖堂,五樓為圖書館。地下層有演講室、社團中心、打字室及資訊室等。(二)都市景觀方面:考慮寧夏路從圓環接近學校之視覺移動,利用電梯間之突出物塑造一鐘樓,牆面裝置時鐘,可做為視覺之焦點並具地標之效果,提供給學校及都市有時間之觀念。(三)造型環境方面:1.靜修女中校友對歷時七十年之舊有校舍在視覺意象方面有無限之依戀。2.基於紀念性歷史建築之更新觀念,為配合機能之考量,期以把握尊重原有水築之主要細部,利用現代建才及營建手法,就整體比例,開口做適當之調整,以獲取造型意象之再現,並表達教會學校之風格。3.校園內側陽台適度採用曲線,藉以軟化剛硬之線條。4.廣場北側採用拱弧形之連續壁,發抵抗側土壓之力學合理性,並增加地下室採光井之採光效果,且能表現女校柔美之視覺效果,增加地下室引導之趣味性。

基本資訊

  • 替代主題
    靜修女子高級中學
  • 創作者
    蔡宗海建築師事務所 福住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詹添全 蔡宗煌 賴朝旭 財團法人台北市私立靜修女子中學
  •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民國72年11月至民國74年8月
  • 作品語文
    中文
  • 全集/系列名
    世華網臺灣建築大觀園
  • 相關地點
    台北市大同區
  • 地點名稱
    台北市大同區/靜修女中/天主教會/基督長老教會/大觀/大觀
  • 緯度
    25.0597222/25.0572/25.0511/24.1314/23.9826/23.8525
  • 經度
    121.5141667/121.514/121.569/120.687/120.685/120.86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