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磚、瓦、木、石等建材的原有造形組列成圖案,使其產生變化與趣味。常見於院牆、窗孔及壁堵等處。組砌的形式,以下列三種為主:一、將材料按一定的秩序排列成形。石塊自低而高,逐漸減小,使其產生漂浮的律動感。二、以相同的材料組成幾何圖形。如鹿港地區常見的幾種作法:一、以二十四月板瓦拼成「瓦花」。二、以筒瓦陰陽交替成波浪紋。三、以筒瓦同向排列成弧線。四、以中空酒甕一字排開或往上疊砌。一一酒甕組列既具詩情又有酒意,今人聯想起「中年心事濃如酒,少女情懷總是詩」的浪漫情境,最讓人著迷。其它如新竹新埔瀋宅院牆上的十個窗孔,以五種組砌方式,形成富有變化的「漏窗」,台南安平慮宅將條磚轉四十五度角,使其產生類似繩結的感覺等,都是很好的例子。事實上,只要細心觀察,當會發覺此種組砌,在傳統建築上常有之。四、以板磚組砌成吉祥圖案。此種作法不僅注重圖案的美感,同時也考慮其象徵意味,希望透過它能帶來好運一一即俗話說的「討個吉祥」。其圖案種類極多,每一種都有它的特定含義,如八角形磚意味「八吉」,龜甲形六角磚意味「長壽」,圓形磚意味「圓滿」,雙重圓形磚意味「雙重圓滿」,錢形磚意味「發財」,壽字紋磁意味「長壽」,葫蘆形磚意味「福氣」,「卍」形磚意味「萬福(符)」等。組砌類:以相同材料重複排列成圖案的裝飾手法,建築上常以磚、瓦及木櫺子組砌。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