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剪黏

匠師用剪子將各色陶瓷杯碗剪成所需大小,次以灰泥塑雛形,最後將各種顏色的陶片黏在灰泥的表面上。人像的臉部則另以陶土捏塑燒製後嵌上。這種屬於鑲嵌藝術的工藝品,為我國南方所特有。剪黏的表面材料有陶瓷片、碗片、玻璃片及塑膠片等四種。這四種材料使用的時間有先後的關係,而其藝術形式也有明顯的不同。近代多改用玻璃或塑膠片當作材料,色彩鮮麗,但樸拙原味盡失。常見於脊飾及墀頭等處。以不同質感或顏色的材料鑲嵌而成的手工藝品,在建築上常見的是剪黏和木、竹、貝殼等鑲嵌。本省歷史上最傑出的剪黏師傅為何金龍,民國十七年自汕頭應聘來台主持佳里金唐殿的整修工程,留下眾多五彩繽紛、燦爛奪目的作品。佳里金唐殿更因同時擁有何金龍的剪黏和葉王的交趾陶,而名聞遐邇。

基本資訊

  • 作品語文
    中文
  • 全集/系列名
    世華網臺灣建築大觀園
  • 相關地點
    佳里
  • 地點名稱
    佳里/佳里金唐殿/大觀/大觀
  • 緯度
    23.1694465/23.1611992/23.9826/23.8525
  • 經度
    120.1704766/120.1766563/120.685/120.86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