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墀頭

山牆與屋簷的搭接處,常以剪黏或泥塑裝飾。「墀頭」就是廊牆頂端的線腳和裝飾品,它的功用是使屋檐和牆身得以順暢銜接,使建築物的整體形象能夠統一,墀頭的作法有下列三種:1.基座形:將牆角退凹,底下作成中間窄而上下以數道磚疊沚收頭的基座,基座上的退凹部份,大多裝置泥塑、交趾陶或石雕作品。裝飾的主題,以人物塑像、石雕獅子和「憨番抬厝角」佔大多數。2.斜面形:是將磚疊的表面糊上灰泥,使它成為斜面或是凹曲面。斜面形墀頭的裝飾方法,通常有二種:第一、用油彩畫邊框及圖案。第二、用灰泥塑成邊框,框內作泥塑、剪黏或交趾陶等作品3.磚疊:磚片一層層往外出挑,以頂住檐桁的墀頭,常見於一般住宅,是比較簡易的作法。

基本資訊

  • 作品語文
    中文
  • 全集/系列名
    世華網臺灣建築大觀園
  • 地點名稱
    大觀/大觀
  • 緯度
    23.9826/23.8525
  • 經度
    120.685/120.86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