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籤枝及籤筒

傳統宗教信仰中,祭祀或祭拜是最為普遍的宗教行為。為了對神明或祖先表達崇奉敬意,或達到人神溝通的目的,人們會準備各種食物做為牲禮供品以及各式金紙敬獻,也會運用各式獻祭獻禮的用具向神明表達敬意與祈願,例如神龕、神轎等可直接用以供神的器具;杯筶、籤詩等作為請示神意的用具;而香爐、薦盒等則是作為盛裝供品的器具。其中裝盛各式供品的器具,為因應各類供品形式與用途,種類更是多元繁複,其製作的技巧與樣式,從簡樸到華麗精緻,應有盡有,成為民間祭祀用具的大宗。籤筒與籤枝為請示神意的用具。籤筒的大小依擺放位置而有差異,通常置於供桌旁邊者,高度及腰,屬大型籤筒;亦有至於供桌上者,尺寸較小,材質有竹、木或金屬。籤枝上則有記載籤詩首別的數目字號,信眾求取籤枝的字號並與籤詩配合,透過詩文了解神明的旨意,材質多為竹或木。籤詩一般以四句為一首,有三十六首、六十首、一百二十首等區分,有吉凶等級,最吉者為「上上籤」或「籤王」,反之則為「下下籤」。而籤詩的類型,以「運籤」及「藥籤」最為常見,「運籤」即是一般廟宇供民眾求神問卜的籤詩,「藥籤」則常見於主神有醫藥背景的宮廟,供人求疑難雜症的解決。

基本資訊

  •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清代
  • 全集/系列名
    臺灣民間信仰資料庫
  • 相關地點
    台灣
  • 地點名稱
    世界宗教博物館
  • 緯度
    25.0080453
  • 經度
    121.507925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