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祖先畫

祖先崇拜為漢民族重要的傳統信仰,早期家境富裕之家族,常會聘請畫師將歷代祖先圖像於掛軸之上,依「世代」層層排列,懸掛於宗祠或公廳神案之上,定時祭拜瞻仰,以表達後世子孫慎終追遠的情懷。在照相攝影技術尚未普及之前,繪製畫像成為紀錄先人容貌的主要方式。畫師除了忠實地依據子孫描述與畫譜繪出肖像特徵外,對於整體的風格形象亦相當講究,因此光耀門楣的仕宦形象即成為多數祖先畫像的理想型態,穿戴精緻的官服,華麗精緻,以顯其地位的尊崇與子孫孝親的心意。今日所存之祖先畫像,僅見於傳統古老的祠堂、族譜、卷軸之中,以清代官服形制最為常見。依據帝制時代的服飾法制,在服裝上繡製各種象徵階級地位的服飾圖紋,稱為「服章」,即官服的外掛上常見的方形繡片,所繡圖樣華麗而有嚴格規定,皇室繡龍紋、蟒紋,一般文官繡文禽,五官則繡猛獸,且以海水、江河、雲彩、日出等自然景緻作為背襯,其餘空間則以蝙蝠、花卉等吉祥圖案作為點綴。不過本幅一組二式男女的祖先畫,為清末至民初作品,當時朝政趨於混亂,祖先畫服制的規定也就不甚嚴格,而以呈現出官宦人家的榮銜服飾作為主要表現風格,至於服制階級並未逐一講究,但仍顯現出祖先畫像貫有的貴氣風格。

基本資訊

  •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民國初年
  • 作品語文
    中文
  • 全集/系列名
    臺灣民間信仰資料庫
  • 相關地點
    中國大陸
  • 地點名稱
    世界宗教博物館
  • 緯度
    25.0080453
  • 經度
    121.507925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