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造林學本論

本物件是本多靜六著、中村賢太郎改訂、東京三浦書店於昭和12年(1937)第六版發行的《造林學本論》教科書。封面設計外倒正三角形、內圓,圓內繪山林圖案。圖案上方為書名,書名上方有「本多農林教科書」字樣;圖案下方依序為著者、改訂者姓名和職稱。封面內頁除前述資訊外,另有發行機關名稱。本文之前有凡例、目錄;本文最先為緒言,次分為造林之基礎、人工造林、森林之撫育、天然更新、理想的森林及其造林法等,共5章;本文末為「造園用樹種」附錄。最末是版權頁,上載著作、印刷、發行及販賣資訊。 本物件是本多農林教科書中的一種,為部分農林學校採用的教科書。大正8年(1919)〈臺灣教育令〉及大正11年(1922)新〈臺灣教育令〉公布實施,包括實業教育在內,日治時期臺灣的中等教育以上學制、法規都跟日本本國接軌。在各種實業學校之中,以農林業相關實業學校最多,所招收的學生大部分是臺籍學生。 本多靜六(1866-1952)是日本埼玉縣人,慶應2年(1866)出生,為林學家、造園家,在日本有「公園之父」的稱號。明治23年(1890)東京農林學校畢業後,負笈德國,明治25年(1892)取得德國慕尼黑大學博士學位後返日,次年任母校帝國大學農科大學助教授,明治33年(1900)升任教授。本多靜六在日本林學界名望極高,曾創立學校實驗林制度,後推廣到包括臺灣在內的各農林學校;又是日本國立公園制度的倡議者,在日本規劃經手過的公園或溫泉區超過70處;在臺灣,大屯山、壽山公園之設計規劃,都出自本多靜六之手。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臺北市立文獻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